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国际新闻

滨海县一鱼塘征地补偿引争议

 

时间: 2025年10月19日 作者:314127396 来源:网络整理

 

近日,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小街村村民陆德海向媒体实名反映,因500千伏输电线路永久占地补偿问题,其承包的65亩鱼塘自9月30日起遭遇连续施工,过程中其本人及家人疑似遭遇“软禁”“殴打”“毁证”等情况,目前其妻子、女儿因心脏病发住院,儿子在冲突中受伤。相关情况引发社会关注,涉事各方及上级部门已作出回应或介入处理。
    
    事件脉络:从补偿协商到冲突升级
     据陆德海反映,事件最早可追溯至今年4月。4月15日晚,村支书颜成军以“协商赔偿”为由将其叫至村部,其手机被没收并遭十余人围堵,自称被“软禁”三小时且遭推搡殴打,其女儿因急病送医。4月20日,陆德海称在“不签字不让走”的压力下,被迫在空白协议上签字,但未拿到协议文本,后管委会副书记贺珂珂录音表示“协议作废不生效”。
9月起,陆德海聘请律师与滨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、国家电网盐城供电公司就补偿问题多次交涉,双方均以“对方负责”为由相互推诿。9月30日至10月3日,施工队出现“警察来就停、警察走就干”的施工情况。10月4日,陆德海的妻子张学梅在阻止施工车辆时,疑似被村干部拽倒,冠心病发作后住院,滨海县公安局当日就“张学梅被殴打案”出具《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》,但截至目前未公布调查进展。
 
10月9日,城管部门调来两台大型挖掘机对鱼塘区域连夜施工。10月10日,陆德海下水阻拦施工,警方到场后未制止施工,其子被多人控制并自称遭“八滩王大龙”拳击,其子和女儿的两部手机被格式化,现场视频等证据灭失。
    
 

    涉事各方回应:各执一词,焦点问题待解
     针对上述情况,记者于10月12日联系涉事各方,得到如下回应:
     滨海港经济区管委会:表示该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系市重点能源工程,正按程序推进,不存在非法征地及殴打行为。对于“空白协议”“手机被格式化”等关键问题,未作正面回应。
    据悉:国家电网盐城供电公司将500千伏线路塔基补偿工作整体委托给滨海港经济区管委会,具体纠纷由地方政府协调处理。


 
  


    法律视角:专家指出多处程序疑点
     中国政法大学土地领域专家针对此事分析认为,“先施工、后补偿”的行为明显违反《土地管理法》第四十七条确立的“先补偿、后搬迁”原则。若地方政府以“包干协议”代替法定征收程序,既当“运动员”又当“裁判员”,不仅会剥夺被征地人的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等权利,还可能触发国家赔偿。
     此外,专家提到,对于夜间强行施工、限制人身自由、毁灭录像证据等行为,公安机关应依法考虑刑事立案,而非仅以“行政案件”定性,避免消解可能存在的刑事责任。从法律依据来看,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》《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》《民法典》《刑法》等均对征地补偿程序、公民权利保障及违法犯罪行为惩处有明确规定,涉事行为需对照法律逐一核查。
    事件进展:多方向相关部门申请处理
目前,陆德海已委托律师采取法律行动,已向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提起排除妨害纠纷的民事诉讼,计划将提起“确认征地行为违法”的行政诉讼,并申请法院裁定停止施工。同时,计划向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检察院递交《监督申请书》,要求对陆德海已向公安举报的涉嫌故意伤害、故意毁坏财物、非法拘禁等犯罪行为进行立案监督。

     征地拆迁与能源工程建设均关乎公共利益与个体权益,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平衡二者关系,妥善解决此次纠纷,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与处理,事件后续进展将持续关注。

来源:http://m.kuaibao.cn/guanzhu/202510/8213.html